產(chǎn)品分類
詳細信息
上海申贏老紅木凳子回收公司,17316387508 專業(yè)長期從事紅木凳子回收,高價上門收購,童叟無欺
古代的“凳”字,最初并不指坐具,而是專指蹬具。把無靠背坐具稱為凳子是后來之事,漢劉熙《釋名釋床帳》說:“榻凳施于大床之前,小榻之上,所以登床也”。顯然是一種上床的用具,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見的腳踏,又稱腳凳,春凳是可供兩人坐用的一種凳子,古時民間用來作為出嫁女兒時,上置被褥貼喜花,請人抬著送進夫家的嫁妝家具。春凳可供嬰兒睡覺用,故舊制常與床同高。
繡墩在明清兩代也較前代有所發(fā)展,明代繡墩形體上較清代稍大,但和宋元時期的繡墩相比又相對小一些。作法是直接采用木板攢鼓的手法,做成兩端小、中間大的腰鼓形。兩端各雕玄紋和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釘,因此又名“花鼓墩”。為提攜方便,有的在腰間兩面釘環(huán),或在中間開出四個海棠式透孔。
腳凳常和寶座、大椅、床榻組合使用。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,還有搭腳的作用。一般寶座或大椅坐面較高,超過人的小腿高度,坐在椅上兩腳必然懸空,如設(shè)置腳凳,將腿足置于腳凳上,可以達到舒適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