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分類
詳細信息
普陀區舊書回收 普陀區回收舊書 普陀區收購舊書 1 7 3 1 6 3 8 7 5 0 8上海申贏舊書回收公司,面向全上海,高價上門回收各種舊書,童叟無欺,盛世收藏熱。報刊上講收藏金石書畫郵幣器物的文章很多,卻很少見講藏書的。我以為千藏萬藏,不如藏書。玩物雖未必喪志,畢竟費時費力費錢;藏書定能長智,盡管也費時費力費錢。要說一個人有多少藏書就有多大學問,雖不盡然,但大致不差。這叫“插架與腹笥俱富”。此話源于清人姚際恒。其先世既多藏書,他又多方購置,書多了,日與書居,讀得多,學問也深厚了,人稱“插架與腹笥俱富”。這就是藏書的第一個好處,即使人增知擴識,明辨是非,進而提高素質。歷史上不少人因受家傳藏書影響而成為學問家。清代孫星衍的父親好聚書,有藏書數柜。孫星衍從小“竊視柜中書,心好之”,日讀《十三經注疏》及諸史,朱墨點勘,凡數過。后來他盡力搜購奇書秘籍,凡釋道兩藏及訓詁、醫學、陰陽、術數諸書無不收藏,終成大學問家。明人張晟認為儒者經濟學問在詩書,于是多購書以藏之。他兒子張翊,繼父志,力學修業,苦讀成材。家有藏書對妻兒親友也會有好處,他們可能不解其中味,但文氣熏陶,久而久之,或可去掉幾分浮躁,成材成器也是可能的,這叫澤及后人。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很多。清人彭桐橋藏書三萬卷,不獨務博覽、工辭翰,其于兄弟互相友愛,教子必以義方,天樂之樂融融,人云“詩書之遺澤有以致之”。北宋人林霆聚書數千卷,皆自校讎,常對子孫說:“吾為汝曹獲良產矣?!鼻迦诵烨瑢W領著兒子登上藏書樓,說:嘗嘆為人父祖者,每欲傳其田土貨財,而子孫未必能世富;欲傳其金玉珠玩鼎彝之物,又未必能世寶;欲傳其園池臺榭歌舞輿馬之具,又未必能世享娛樂。我拿什么傳給你們呢?指書而欣然笑曰:“所傳者惟是矣!”遂名其藏書樓為“傳是樓”。黃澄量藏書五桂樓,他的用意是“重籯金之教”,即“遺子黃金滿籯,不如一經”,“積財與子孫,不如楹書與子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