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分類
詳細信息
1992年股票認購證回收1993年股票認購證收購 1 7 3 1 6 3 8 7 5 0 8 在上證所成立后的1年多時間內(nèi),"老八股"唱獨角戲,有價無市,于是就想到了市場擴容。當時在江灣體育場發(fā)"興業(yè)房產(chǎn)"新股,發(fā)財心切的人們提前兩天就去排隊,股票最后是發(fā)出去了,但面對差點鬧出人命的混亂秩序,管理層頭疼了。因為在1992年還要發(fā)10多個股票,怎樣平安地發(fā)出去,成了當時管理層考慮的頭等大事。
當時主管市場的是人民銀行,他們想出了一個可以載入史冊的好主意:先發(fā)股票認購證,憑認購證搖號認購股票。但問題又來了,認購證價格太便宜,如2元1份,老百姓當彩票買,認購還是人山人海;價格太高,100元一份,大家不買,股票還是發(fā)不出去,在這種管理層與老百姓博弈中,管理層根據(jù)當時的物價水平以及大眾心理,最后確定為30元一份,并告訴大家認購證在1992年內(nèi)分4次搖號,共發(fā)行10多個股票。決定一出,所有人都懵了,弄不清楚該買還是不該買。
1992年股票認購證設計得極為漂亮,封面是燙金印刷,內(nèi)芯是四種不同顏色的碳寫復印紙,這是當時最 新的印刷技術(shù),在封底上印著大字"股 市有風險涉市須謹慎",當時在10天的發(fā)行期中對所有人的心理是一種考驗。當時柜臺銷售并不踴躍,員工還有推銷義務,每銷出一份可提3角錢獎金。